6月22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425,股票简称“铁建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交易,创造首例央企分拆上市、募资规模最大专用设备制造企业、首家工程机械行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等多项纪录。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交易。图 | 范宏欢
开盘后股价大涨并两次临停,最高涨幅一度达323.34%报12.15元,市值超600亿元。随后股价回落,截至今日收盘,铁建重工股价8.22元,较发行价涨幅达186.41%,当前市值为422.6亿元。
受铁建重工首日上市大涨带动,A股重型机械板块集体飘红,截至收盘,三一重工(股票代码:600031)涨4.44%、徐工机械(股票代码:000425)涨4.43%,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涨2.21%、山河智能(股票代码:002097)涨5.93%。
铁建重工的挂牌上市标志着A股首单央企分拆子公司上市宣告成功。铁建重工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2.85亿股,募集资金为36.88亿元,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51.41亿股,成为科创板设立以来募资规模最大的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本次公开募资后,铁建重工控股股东仍为中国铁建,中国铁建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为75%。
工程机械行业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此次挂牌上市,也标志着铁建重工成为了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企业。铁建重工主要从事掘进机装备、轨道交通设备和特种专业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租赁服务,是全球领先的掘进机装备提供商,也是中国领先的轨道交通设备提供商,致力于为隧道施工和轨道交通建设等各类工程项目提供定制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自成立以来,铁建重工坚持自主创新,有力改变了隧道掘进机等高端地下工程装备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自主研制的长距离大坡度双模式斜井岩石隧道掘进机、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永磁同步驱动土压平衡盾构机和护盾式掘锚机等,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铁建重工投入研发的费用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18%、6.43%和7.27%,3年累计达14.32亿元。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奠定了铁建重工的领先地位,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铁建重工营业收入分别为79.31亿元、72.82亿元和76.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07亿元、15.3亿元和15.68亿元。
铁建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表示,铁建重工将以科创板上市为契机,加速“资本、产业、科技”深度融合,让更多创新成果产业化,更多产业产品科技化,大力构建“创新型、服务型”企业,坚持走“差异化、智能化、全球化”发展道路,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支工程机械“湘军”齐聚A股
作为大国重器,工程机械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装备。无独有偶,工程机械也是湖南长沙的一张产业金名片。其中,以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4家企业最为著名,去年四家企业都入围了2020“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此外,在今年发布的2021全球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商榜单中,铁建重工名列榜首。
在此之前,三一重工(股票代码:600031)、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山河智能(股票代码:002097)就已分别在上交所以及深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后的工程机械湘军业绩也在不断刷新纪录。2020年,三一重工(注册地已变更为北京,三一集团仍在长沙经开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54亿元,同比增长31.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31亿元,同比增长36.25%。中联重科创下历史纪录,去年实现营收651.09亿元,同比增长50.34%;实现归母净利润72.81亿元,同比增长66.55%,问鼎湘股“盈利王”。山河智能2020年则实现营收93.77亿元,同比增长26.25%,增幅连续五年保持在25%以上;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12.35%;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责编:马菀倬
来源:国资潇湘